寫下這篇日誌的早晨,下定決心報名繳費了三個月後的進修計畫。期待著。
2014年的最後一個月仍為體脂肪奮戰著,養成周日晚上準備好接下來一週的地瓜早餐和雞胸肉晚餐,
迎接每周三天傍晚吃著自己準備的晚餐,而後向健身房報到的日子。減少麵包攝取次數,增加五穀飯和地瓜比例
是我現在努力的課題,但麵包在我生活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,不論是製作麵包或做為食物,
因此要努力調整體質,讓身體多一點包容性,有更多可能性,可以去品嚐和看見更寬廣更深入的麵包世界。
或許這是除了健康和體態外,更為重要的動力。
月初到苗林行進修,老師是L'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侯布雄法式餐廳的中村友彦師傅。
雖然這場講習主要是針對麵包業界師傅的進階課程,但對我來說卻是收穫滿滿的一天。
可以打開眼界吸收更高層次的東西,品嘗讓我驚豔的法式麵包,跟一陣子不見師傅和同學聊聊天,真的很開心。
回家後考量homemade的限制和技術不及之處,調整出自己想望中的全麥歐包,搭配自養天然酵母發酵種,
練習後的成品不只自己很喜歡,聽到試吃員連連稱讚『真的滿好吃的』,覺得很多東西都值得了。
歷經好多次的失敗,終於成功取得自家製天然酵母,並且做出了麵包。當下真的很感動。
再嘗試個幾次,等麵包成品再滿意一些,來和大家分享餵養的過程。
大家迷信天然酵母嗎? 其實商業酵母也是從天然酵母而來,透過科技把發酵力好的酵母集結,讓發酵品質更穩定,
需要與時間賽跑的烘焙業因此可以更有效率的應用,也確保每次的成品品質一致,因此風味也比較單一。
天然酵母相較之下比較有個性,就和人一樣,成品品質控制比較不容易,餵養過程中充滿著不確定性。
正因如此,天然酵母有著獨特風味,讓麵包有更多元的層次表現,這是天然酵母迷人的地方。
但我想說的是天然酵母和商業酵母沒有孰優孰劣。最重要的是烘焙師的用心,依據對成品期待和工作流程安排,
選擇適合的酵母或是結合各種酵母的優點,不使用非天然添加物,這才是最基本的。
我相信的是,當烘焙師用心的付出時間,使用最天然的食材,用最低量的商業酵母作為引子,不揠苗助長,
給予麵團長時間發酵,也能帶出麵包迷人的風味,而且不容易老化。
這幾天拜讀<法國麵包教父的經典配方>,書中說到一段話大意是這樣的(書本不在身邊,不是原文喔),
「要做好一塊好麵包,你需要長時間的付出;但要做壞一塊麵包,你只需要三個小時。」
他也提倡結合天然酵母和商業酵母的優點,讓麵包既有風味、不易老化,也能兼顧效率。
因此,有機會向做好麵包給你吃的烘焙師一個鼓勵吧!捧在你手心的那一小塊麵包,他很有可能是這樣來的:
一天前先把預發酵種攪拌好,放進冷藏讓他緩緩發酵,長成強壯的麵筋組織,醞釀迷人風味。
緊接著才正式進入主要麵團的製作。從食材的準備、攪拌、到三階段的發酵、整形和進爐烘烤。
每一個環節都揉合著積累許久的經驗與失敗的挫折。要敏銳地隨著周遭環境溫度做調整,
仔細觸摸麵團,觀察他的發酵狀態,判斷是否順利完成每個階段了,再小心翼翼往下個階段前進。
一個小環節出了差錯,經常就需要全部打掉重練。
突然就有感而發說了那麼多,接下來就是每周末幸福的Kurumi Table早餐時光了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