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達3天半的開刀手術與住院,確確實實讓我體會到
能有活力而自由地生活著走動著,真的好珍貴
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這樣的美好,「健康」真的好重要
兩個月前因為生理痛得不像話(以前不會這樣),決定到國泰醫院檢查
本以為醫生又要講“啊...你們年輕女孩就是這樣啦”
但沒想到醫生卻說“是卵巢畸胎瘤喔!還是開刀切除比較好”
醫生還在講,其實腦袋已經聽不大進去 (也有可能是因為醫師判定我已不再年輕?哈)
其實不是什麼大手術,但走出醫院的我,卻很沒用地雙腳發軟想嘔吐
開刀前拼命上網搜尋手術資料,幾乎都是專家討論“卵巢畸胎瘤”的病因
而手術相關的經驗分享不多,希望能分享卵巢畸胎瘤的手術經驗給需要的女生
(至於它的成因就自己去google一下吧,很容易找的)
最早發現是在四年前的公司健檢。那時候腫瘤非常小,檢查報告甚至時有時無
有的說只是陰影,有的說沒看到,有的說再觀察看看可能會不見
每一年的健檢醫師或婦科醫師都建議我持續追蹤觀察即可
隨著時間過去,直到兩個月前檢查已達4公分,且兩邊卵巢都有
(根據資料有高達10%以上的人會雙側同時生長)
前後我一共看了兩位醫師,第一次在國泰醫院檢查
醫師建議這樣的大小最好開刀,避免卵巢扭轉的可能性
什麼是卵巢扭轉? 可以參考這篇的解釋
“過大的畸胎瘤讓卵巢翻轉後轉不回來,供應血流的血管被扭緊,血液無法流通
必須盡快就醫解開扭轉,如果拖延太久,卵巢組織得不到氧氣和養分壞死,就必須完全切除。”
我不放心又跑到了臺北長庚醫院檢查,很幸運的遇到這次的手術醫師-羅良明醫師
見到她感覺很放心,有媽媽的感覺(笑),也觀察到她對每個病患都很有耐心
羅醫師考量腫瘤持續長大,很有可能發生卵巢扭轉
加上我的年齡已到了適合懷孕生小的階段,在那之前割除是最好的時機點
於是當天就把手術日期確定下來了
開刀前一天-住院檢查
其他醫院我不清楚,台北長庚是住院當天才會通知有沒有病房
前幾天打電話過去,院方只會告訴你“無法確定當天有無空床”
這樣的狀況讓我前幾天都相當不安
畢竟都請好假了,也(自己)覺得做好心理準備了
當天確認有病床入院後,會做胸部X光與心電圖檢查,以及麻醉科醫師的術前講解
12點過後到手術前完全禁食(包含喝水),會吊上點滴補充身體所需
開刀當天-腹腔鏡手術
我很幸運排到羅醫師的第一刀。清晨5點灌腸,9點左右開始手術
因為是全身麻醉,醒來時已經完成手術。
術後恢復室待一個多小時,回到病床上時已經中午12點左右
腹腔鏡和想像中傳統手術不同,只會在腹部開幾個小洞(我是三個)
依長庚醫院解釋是:透過小洞把『各項特製器械和腹腔鏡鏡頭進到腹腔中進行手術
手術進行開始時,腹腔被灌注二氧化碳而膨脹來提供外科醫師工作和察看的空間
經鏡頭傳輸影像到手術室的高解析顯示器,可讓醫師完成像傳統手術相同的術式但有較小的傷口』
商周這篇「腹腔鏡手術之謎:這麼小一個洞,醫師到底是怎麼開刀的?」
則相當生動地描述了腹腔鏡手術的發展故事
手術後
灌注二氧化碳的關係,術後雙肩稍一用力就會疼痛,腰背也會痠痛
術後疲憊是一定有的,且血壓會偏低,因此容易頭暈想吐(只要起身坐著或走路都會很難過)
我大概在手術隔天,上述症狀就減緩很多,也可以自行下床了
(但這都是要看個人體質狀況喔,像我隔壁床的女生就半夜嘔吐)
腹部傷口很小,乖乖吃止痛藥和抗生素的話,只會稍稍感覺不適
術後當天幾乎沒有進食(根本都在睡覺啊),隔天可以吃清淡飲食,不要油膩與容易脹氣就好
羅醫師說因為畸胎瘤屬於本來卵巢一部份(不像巧克力囊腫),手術對於卵巢本身傷害不大
出院
我在醫院待了3個晚上(醫師會視你的情況決定),出院後可以正常淋浴梳洗(有貼好防水膠帶前提下)
醫師說7-10天後可以恢復運動,但我現在還有點難想像,畢竟現在受限於傷口,我走路還有點曲腹
(說我現在擔心沒運動會變胖,體脂肪又飆高大概會被揍吧...)
這次因為住院天數不多,決定住健保給付的四人病房,心想忍耐一下就過去了
除了人數多外,環境還算可以。這幾天住院下來,環境確實不是什麼大問題
但看到其他病床的老奶奶難過生病的聲音,卻會讓我會感到心酸與害怕
人,真的好脆弱
一生病一開刀,許多平常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都變得奢侈而困難了